“中国智造”战略下的黑金刚之路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遍及全球,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世界对“中国制造”却是毁誉参半,中国对自己的“世界工厂”之名也褒贬不一。在国际分工体系的角逐中,昔日的“世界工厂”英美日占据国际分工链的高端。作为今日“世界加工厂”的中国,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前”有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与技术鸿沟;“后”有印度、墨西哥与东欧等地的成本追兵。故,中国必须思变,切实行动将“中国制造”上升为“中国智造”。
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被首次提出,它将我国制造业强国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第二个十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第三个十年: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可见我国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充斥着无限紧迫性和可行性。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从生产方式看,智能制造成为制造业变革的核心。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制鞋大国,目前鞋类产品全球产能是150亿双/年,全球制鞋企业4万家,全球鞋类消费近万亿。中国作为制鞋大国每年113亿双产能高居榜首,大大小小制鞋企业更是不胜枚举;传统鞋类制造,单纯的依赖降低人工成本来形成竞争力,如今已经成为制鞋业的瓶颈。“黑金刚”作为鞋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运营商,完美契合工业4.0、供给侧改革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打造柔性化生产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并在研发、生产、供应链及销售领域力求全面资源整合,从生产管理到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给予制造行业强有力的支持。
劳动密集型工厂
智能制造工厂
从我国自身来看,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发展动力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的新历史起点上,这与黑金刚的发展轨迹不谋而合。黑金刚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推出的鞋业智能制造装备,得到市场的充分肯定,2012年进入越南、印尼及南非市场;之后于2013年于国际市场上份额进一步扩大,进入印度市场;2014年我司与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同年参与“国家支撑计划”及“福建省重大专项项目”,列入国家“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企业,并于越南成立办事处,服务阿迪、耐克等品牌加工厂;2015年公司与日本电装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上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2016年与CROCS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其定制智能生产线。如今全球十大顶尖鞋业制造商,台湾宝成集团、清禄集团、万邦鞋业、诚展鞋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均与黑金刚有着密切的合作。
制造业是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总结我国制造业痛点、难点,主要在于我国制造业如今在高端和中低端领域受到“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在创新能力、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产品可靠性、基础配套能力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研发核心大多是来自德国慕尼黑的博士,研究方向主要是在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控制、数控技术、伺服电机技术、传感器、光通讯等领域,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团队成员更有多名参与到中国973计划及德国政府与宝马公司的科研项目。专业性及全面性让黑金刚直面我国制造业难点,拥有足够的底气在智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向更高端的装备发起挑战,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智能制造提供动力。
从发展模式看,服务化、绿色化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传统制鞋行业人工、土地成本不断攀升,制约着制鞋行业的发展,黑金刚洞悉传统制鞋行业根本问题,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得到广泛认可;长久以来,黑金刚所研发产品不仅可以大量节省人工成本,机器换人,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而且机器对耗材的使用更精准,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降低员工直接接触有害物体的风险,大大减少对人体及环境的污染。
黑金刚秉持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战略,将改变传统固有模式,让工作生活更简单作为使命,为实现智能工业、智能生活的美好愿景不断努力。
网站:www.bkkmachine.com